查看原文
其他

七旬漳州老夫妻,福建好人!

闽南日报 2023-02-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视觉漳州 Author 闽南日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闽南日报


近日,“福建好人榜”12月榜单揭晓
长泰县坂里乡老党员汤金德上榜
年过七旬的汤金德和何阿秀
在脱贫路上替已故儿子还债24万元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是夫妇俩大半辈子认的“死理儿”
更是对亲友乡邻们六年来的承诺

汤金德、何阿秀夫妇在自家小院门口小憩。(2020年12月)游斐渊 摄

初冬,在长泰县坂里乡新春村寨郊14号的小院里,记者拜访了这两位“执拗”的还债人。“替儿子把钱都还上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何阿秀码放好手里的鸡蛋,笑着说,“没有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快还上,这恩情不能忘。”

何阿秀扮靓老房子准备迎新年(2020年12月)游斐渊 摄

“对对。”坐在一旁的汤金德抢过老伴儿的话头,“何况我作为一个老党员呐,在脱贫路上可不能拖政府的后腿,我们自己也得勤奋刻苦。”最近腰疾复发身体抱恙的老汤,说起还债这事儿挺了挺腰杆,努力打起精神来。

六个年头,老两口的经历岂是这一两句就说得清呢?

2014年3月,因误食采回的毒蘑菇,汤金德的儿子不幸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接连一个多月的救治终告无效,儿子离世给汤金德和老伴何阿秀留下巨大伤痛。抢救期间,老两口搭进去7万元积蓄,还欠下24万元债务,这些钱都是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东拼西凑的。但当时事发突然,连借条都没来得及写。

何阿秀在清点地瓜(2020年12月)张旭 摄

看到汤家的不幸遭遇,再加上汤金德羸弱的身体状况,“债主们”谁也没跟老人提还钱的事。但汤金德、何阿秀把这事儿牢牢记在了心里,“大家都不容易,困难的时候人家帮了我们,我们不能说事情过了就当做没发生呀。这钱必须还!”

可是,要怎么还呢?

那一年,何阿秀64岁,汤金德66岁,一个有关节炎,无法弯腰;一个有腰疾,蹲下都困难。老汤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干重活,只能在家养蛋鸡,所有的农活都落在何阿秀瘦弱的肩膀上。她起早贪黑,当起了“拼命三郎”,有时候天还没亮,头戴着探照灯就在地里忙活。

在家里的四亩地上,种水稻、种韭菜、种辣椒、种玉米,什么赚钱种什么。乡亲们见了,都时常过来搭把手。可是汤金德夫妇发现,无论怎么勤劳节俭,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穿上爱心企业家送来的新大衣,何阿秀笑了。(2020年12月)游斐渊 摄

直至2016年,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汤金德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低保兜底,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汤金德得益于政府为贫困户购买的扶贫保险政策,就医取药几乎不用额外花钱,孙女就学享受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

坂里乡扶贫干部看望汤金德(2020年11月)徐智心 摄

与此同时,针对汤家的各项产业扶贫措施接连上马,中央产业扶贫资金补助到位,何阿秀参加“雨露计划”培训,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乡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社会爱心人士累计向老汤家捐助蛋鸡350羽,乡政府干部、当地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购买“爱心蛋”,平均每月给他带来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古农农场企业每年送汤金德家100羽蛋鸡(2020年6月)徐智心 摄

老两口有了奔头,增了信心,成为乡里的脱贫能手和示范户。两人平时舍不得乱用一分钱,即便是低保救助金,也要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省下来的都用于还账。就这样,500元、1000元、1500元……只要家里一有收入,汤金德便委托女婿登门认债还款。村里哪家有喜事难事,何阿秀主动前去帮忙,报答当年的救济之情。唯恐有所遗漏,他俩在村里吩咐个遍:“谁家有事,千万记得通知我们一声。”

天道酬勤,今年农作物收成好、价格也不错,“辣椒卖了2万多元,稻谷卖了2000元,甜玉米卖了4000元,鸡蛋差不多有3万元……”今年10月,还完了最后一笔欠债,何阿秀激动得泪流满面。

脱了贫,还了债,轻松了。
如今,老汤家又有了新的生活目标:盖新房。 

汤金德视党徽如珍宝(2020年12月)游斐渊 摄

闽南日报【社会新闻】2020.11.13版面

⊙邓文忠 朱俊辉 文/图


闽南日报【画里春秋】2020.12.29版面


本期编辑:陈慧慧 张江璐
值班主任:林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